露水妻,旧蓑衣酒肉朋友,五年的鸡,

“露水妻,旧蓑衣;酒肉朋友,五年的鸡”,这句话,既是过去农村的一句俗语,也是农村的警言警句。

当然,这句话后来传播到城镇,也被城镇居民所接受,成为所有民间俗语和警言警句,而不仅仅是农村的一句俗语了。

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,就是提醒世间男子,露水妻和酒肉朋友两类人,都不太可靠的人,相处的日子不会太长久,不要轻易坠入情网之中和陷入那种虚假的“友情”之中,要远离这两类人。

1、露水妻,旧蓑衣

露水妻

露水妻,是“露水夫妻”的女方,男方称露水夫。这句话是从男人的角度来说,所以称女方为露水妻。

“露水夫妻”,通常来说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,也指暂时结合的非正式夫妻(过去指没有履行结婚礼仪,得不到社会认可的非正式夫妻,现在指没有办理合法婚姻登记手续,暂时生活在一起的非正式夫妻)。

一般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露水熟悉,露水是到了夜晚的时候,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化成小冰晶,然后再熔化于野外物体上的水珠,在柴草树木叶子上比较明显,直到次日早晨都能见到。清早起来,到野外柴草茂盛的地方,容易让露水打湿衣服和鞋子。当太阳出来后,或者起风的时候,露水很快就会蒸发消失。

露水在“露水夫妻”这一名称中,是一种比喻的说法,通常有以下两种意思。

一是用露水比喻不正当的男女关系,这种关系就如同露水一样,怕见阳光,阳光一出来,就干了。也就是说这种关系如果暴露在民众视野之下,让人知道了这种不正当关系,也就意味着这种关系难以维持,很快就会结束。也经不起风吹,风吹露水干,同样,只要社会有风吹草动,这种露水夫妻关系也就容易散掉。

二是用露水比喻非正式夫妻关系,民间俗称“打干伙”。这种关系虽然得到社会的部分认可,因不受婚姻礼法方面的约束,很不稳定,随时都有可能终止。这种关系就像农村俗话所说:“不是井水久长流,却是露水一朝收”。

民间有两句比较经典的俗语,用来描述露水夫妻关系的不稳定性结局,一句是“露水夫妻难到头”(露水夫妻难白头),别一句是“露水夫妻不长久”(露水夫妻难长久)。

旧蓑衣

蓑衣是过去农村常用的一种雨具,用棕片缝制,或者用草编织而成。农村民众常说,头戴斗笠,身披蓑衣,也就是说,斗笠和蓑衣是配套的雨具。这与现在生产的塑料雨披是不同的,头戴的和身披的连成一体。旧蓑衣就是用久了旧了的蓑衣。

旧蓑衣与露水妻有什么关系呢?这两者之间好像风牛马不相及,没有半点关系。可俗语把这两者放在一起,是什么意思呢?

实际上,旧时农村民众把露水妻比喻旧蓑衣,也就是说,露水妻就像是旧蓑衣一样。那这种比喻的含义是什么呢?

这种比喻与旧时社会对女人的歧视一脉相承,那时社会是男权社会,女人社会地位低,男人可决定对自己妻子的处置权。因此,旧时农村,男人往往把女人比喻为衣服,喜欢就穿,不喜欢就换掉。但是,在旧时物资匮乏的年代,身上的衣服还是值钱之物,只要衣服不破烂,人们就不会轻易舍弃。

而旧蓑衣只是万万不得已,下雨时,如果实在没有更好的雨具时,旧蓑衣也能够暂时应急,用完后随时可以丢弃不要了,毫不感到有什么感到可惜的,没有人把旧蓑衣当回事。

农村把露水妻比喻旧蓑衣的意思,就是露水妻对男人来说,就宛如旧蓑衣一样,在下雨天可暂时用来遮挡一下雨,一旦雨过天晴之后,就用不着了。也就是说,男人对待露水妻就像对待旧蓑衣那样,用完后随时都有丢弃的可能,所以民间才有“露水夫妻不长久”之说。

2、酒肉朋友,五年的鸡

酒肉朋友

提到“酒肉朋友”这个词组,不用解释,现在的人都比较了解。实际上,这个词组在当下使用的频率比较高,属于如今常用的词组范畴。

酒肉朋友这个词组在汉语中的解释是: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。

民间有一句俗语说:“酒肉朋友好找,患难之交难逢”。在生活中,难免会遇到这样的“朋友”,你有钱的时候,他们会想方设法接近你,甚至在你面前低声下气,要与你交朋友。他们在拿的酒杯,大口吃肉的时候,满嘴都是所谓的“义气”。有的人胸脯拍得咚咚响,嘴里信誓旦旦,说什么愿意为你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。

然而,当你遇到困难,或者处于逆境时,口袋没钱了,他们便作鸟兽散,弃你而去不顾了,即使遇到,有的会躲起来,有的连躲也不躲,视你如陌路之人。更有甚者,当你落难时,往往是这些平时嘴里“义气”不离口的“朋友”,他们不但不帮你,反而会忘恩负义,落井下石。

这正如《增广贤文》里所说的:“有酒有肉皆兄弟,患难何曾见一人?”

五年的鸡

农村人形容热情好客的人家,把家里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待客,喜欢说,把家里的三年的老母鸡都拿出来宰了。

农村家养的鸡,寿命也就六到七年,因此,三年的母鸡是壮年期,是最肥壮的年龄,产蛋量高,产蛋个头也是最大的,也是最有营养,吃了也是最补的。不过,也有一些地方不喜欢吃母鸡,而是喜欢吃公鸡,认为三年的公鸡是最好有营养,吃了也是最补的鸡。

当然,过去农村家里放养的鸡,不比现在养殖场,养殖场的蛋鸡产蛋周期为五百天左右,也就是不到两年就要淘汰了。那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农村家养的鸡最多也就是四年,到了五年以上,也就是很老的鸡了,给它们的粮米喂得再多,也是白喂了,母鸡变瘦的同时,产蛋量减少,公鸡也变瘦,得不到回报,还白白浪费了粮米。再说,五年的鸡离活着的时间也不长了,即使喂养,也只能是很短的时间。

由此,民间用“五年的鸡”来比喻“酒肉朋友”,一是说给他们吃得再多也是枉然,这种“友情”是建立在酒肉上的,不会有真正的友谊。二是说这种朋友的交往非常“五年的鸡”一个,时日不长,随时都有可能散去。

3、结束语

这句话是在旧时背景产生的,是对旧时农村社会现象积累经验的一种总结,使用的也是当时农村民众比较熟悉的语言,旧蓑衣和五年鸡,就是那时农村民众再也熟悉不过的物件和家禽。

“露水妻,旧蓑衣;酒肉朋友,五年的鸡”这句话,使用的比喻手法非常贴切,在旧时民间是非常有道理的。也正因为如此,此话才成为民间生活中的警言警句,用来提醒人们,不管是娶妻还是交朋友,都要靠谱,娶妻要娶正式的妻子,交友要交可靠的朋友,如此才能长久。

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,但是,这句俗语中所说的社会现象,现在并没有消亡,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存在的。因此,这句俗语直到现在依然起到警言警句的作用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z/7332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