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还有这种奇特风格的动画,以前我真是

有一只狐狸,想要吃鸡,但是母鸡特别凶,狐狸根本吃不到,每次想去吃鸡,都会被母鸡暴打一顿。

于是狐狸偷了鸡蛋,打算孵出小鸡,养肥了再吃掉。哈哈哈,简直太聪明!

结果没想到,小鸡刚一孵出来,就追着狐狸叫妈妈。哦对了,这还是一只男狐狸。

小鸡认妈妈

想象一下,一堆小鸡,嚷嚷着自己是狐狸,要去吃小鸡的画面,实在是太好笑了。

看到这里,你应该能感受到这个故事的童话氛围,这个情节出现在曾获得第45届动画安妮奖最佳独立动画长片、最佳导演和最佳动画角色三项提名的法国动画片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中。

影片将于3月16日在国内上映,我等着看它已经很久了。

这部改编自法国同名绘本的动画,在烂番茄上拿下了%的新鲜度,在豆瓣上也有8.3的高分。

影片讲了一个小型农场的故事,不过,这并不是一个长篇故事,整部影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,主角们都是这个农场里的一堆小动物。预告片在这里——

其中的一个故事,就是上面说到的,想吃鸡想到发疯的狐狸,居然变成了「鸡妈妈」;自认为自己是狐狸的小鸡,一心想当「小鸡杀手」。

狐狸变成了鸡妈妈

另一个故事,则是一只猪和它的朋友们,在护送一个人类宝宝回家的路上,闹出的笑话。有意思的是,他们在途中还遇见了一只说中文的中国眼镜猴。

猪、兔子和鸭子要护送人类婴儿回家

说中文的眼镜猴

第三个故事则比较符合冬季的观影氛围,在圣诞节,农场里的鸭子和兔子不小心「杀掉」了圣诞老人,所以要帮圣诞老人去送礼物,承担起拯救圣诞节的艰巨任务。

鸭子装成了圣诞老人,和朋友们一起拯救圣诞节

在此前的动画中,我们也很少看到这种由独立小故事组成的动画长片。这三个故事看起来没有什么相关,但却被「农场」这个地域结合了起来。

在任意一个故事里,你都能看到其他故事中的主角也在串场。三段故事被农场里喜欢剧场表演的小动物们,做成了三出戏剧。

影片以小剧场的形式呈现

在这些戏剧里,狐狸可以当小鸡的妈妈,猪、鸭子和兔子可以变成人类婴儿的爸爸,而不心「杀死」圣诞老人的鸭子和兔子,则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所有小孩的父母。

猪、鸭子、兔子和宝宝

这些故事很简单,但又温情、治愈、好笑,就像是我们童年曾经看过的一些经典童话一样。既有温暖的亲子情节,也有完全属于小朋友们的那种天真横行。

小鸡们以为自己是狐狸

在这个故事里,你也能看到很多我们熟知的一些经典的童话中的元素。

比如在猪队友们送小孩这个故事中,小孩是一只鹳托付给猪们的,而在西方传说中,一直都有送子鹳的故事。

来源于送子鹳的故事

在鸭子和兔子忙着拯救全世界的圣诞节的时候,小猪一直在农场里忙着修自己的房子,他努力地往房子上钉钉子的样子,不能不让人想到格林童话里的《三只小猪》,也是三只小猪不停造房子的故事。

小猪的房子又被砸坏了

在影片中,我们能看到这些小动物制造出的各种闹剧,像是骑着超市的购物车飞上了天,跑进了看守所的笼子里遇见了一群动物黑帮,通过发快递来送小孩回家结果寄错了地址等等。

这一幕像哪个片就不用说了吧

这些对于闹剧的表现,对身体动作、面部表情的强调,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卓别林和巴斯特·基顿那种强调身体动作的喜剧。

导演本杰明·雷内是个80后,他是看着《糊涂交响曲》和《乐一通》这样的系列动画长大的,他说自己一直深受这些自己小时候喜欢的动画的影响。

前者是迪士尼在-十年期间推出的一系列动画短片,是米老鼠系列外最受欢迎的系列之一,只不过现在的很多人都已经不知道它了。后者则是华纳兄弟推出的一系列动画,其中最著名的角色就是「兔八哥」。

《糊涂交响曲》中的三只小猪,年

当你去看迪士尼或者华纳这些早期动画片的时候,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特别强调音乐,这在迪士尼早期的动画长片比如《白雪公主》《森林王子》中,也非常明显。大量的歌舞和音乐节奏构成了他们的「视觉幽默」。

狐狸装成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回农场

而在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这里,你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种「视觉幽默」。雷内在采访中说,他们是先考虑「视觉音乐」,从节奏的角度上先去编排动作,然后才去画动画里细节的部分。

看了影片,你就会感受到这种跟音乐、动作、表情完美结合起来的幽默感。

早在年,本杰明·雷内就凭借联合导演的《艾特熊和赛娜鼠》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。

《艾特熊和赛娜鼠》的风格和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很相近,都是淡雅的水彩手绘风,比起前者的联合制作,后者则是本杰明·雷内完全原创的作品,绘本中那种充满了法国浪漫主义的风格以及法式幽默,也被延展到了电影里来。

《艾特熊和赛娜鼠》

其实在漫画阶段,你就能看到雷内的电影意识,他几乎是用画分镜的方法去创作漫画的,比如下面这一段绘本情节。

后浪即将在今年4月份出版的《坏狐狸》豆瓣内页摘抄

你可以看到,雷内的绘本并没有画格的限制,每一副画面的上下连接就像是电影镜头一般,绘本里这种水彩的淡雅质感和边界模糊式的手法,同样也被用在了电影里。这使得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,与我们看过的大多数好莱坞动画都不一样。

近年来,或者说十几年来的好莱坞主流动画一直都在追求着一种趋势,那就是让动画的角色呈现出真实的质感。比如真实的汽车材质、真实的动物毛发质感、真实的光线,这需要动用大量光学渲染引擎、CG模拟技术等去实现。

而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,走的却是另外一种路子,它是绘本风动画,视觉上很简洁,却在各个细节上都做得相当丰满。那些在好莱坞主流动画中用各种引擎实现的天气、光照等自然效果,在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这里,则都用水彩上的晕染手法来实现,线条简练,但在动态的时候反而又更有一种自由度。

比如你看下面这张图动物们背后的树林,那种水彩绘制的朦胧感,跟无限逼近现实的动画树林相比,反而有了一种童话般的梦幻感。

本杰明·雷内是这么说自己画的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的,「这是一种自发性的绘画,很轻描淡写,同时又具有表现力。我有意在画中保留一种淡薄的精神,只呈现出精髓的东西,美丽的东西并不一定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缺,我们可以用非常自然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。」

它的确拥有现代工业制造的动画片里,所少见,甚至被摒弃的那种淡薄和自然。

回到影片的故事主题上,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的内核很简单,既天真又无邪。概括起来,就是三个爱与勇气的成长故事。农场和森林里都没有坏人,小动物遇到的其实都是小事,但它们,却把这些事都当成了天大的事情去做。

不管是偷鸡蛋养小鸡,还是当婴儿快递员,又或者是拯救圣诞节,都是从拯救自己,变成了帮助别人。

这本质上就很小孩。因为它既有超越现实的幻想,又有一种相信世界美好的天真。
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们一直拿是否有足够当下的现实指涉,是否有足够深刻的成长议题,是否有足够现代和革新的意识去要求动画。

这是个不错的标准,但却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标准。在某种程度上,对动画深刻内核和成人向的要求,或许也让我们忽略了动画在最开始、本来就要有的那种「天真」和「无邪」。

所谓童心,大概也就是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里面的这种好笑又吸引人的的简单。

与童心紧密相连的「天真」和「无邪」并不是现实的反面,相反,它才是动画的现实,是动画里最本质、也最好看的一部分。

由后浪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电影原著绘本《坏狐狸》也已经在虹膜微店上架预售啦。

动画电影原著漫画《坏狐狸》

《大坏狐狸的故事》导演亲笔绘制

治愈暖萌,妙趣“狐”生

不容错过的法国浪漫主义风格水彩绘本

预售开启

法国浪漫主义水彩绘本

长按扫描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847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