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认识几个字,书翻几页不看了,如何让
之前有读者给我留过这样一段话:“孩子不认识几个字,经常书翻了一半,就死活不肯再看了。我也知道阅读很重要,可孩子不愿意再看书了,我也没办法,想着大点多认识点字,应该自然就好了吧!”
3-8岁的孩子,不认识字或者认不了几个字,但是阅读这件事,不能拖到孩子大了、认识千儿八百个字来再开始,那时真的晚了。
这篇我会跟大家聊聊两点:为什么3-8岁的孩子也要阅读;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,如果不爱看书怎么办?
-8岁的孩子为什么也要阅读?
第一,阅读中学认字,事半功倍,让孩子主动学习。
5、6岁的孩子进入识字敏感期,对外面广告牌上的文字、书本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产生了兴趣。家长发现了孩子的变化,需要把握好这个敏感期,让孩子在兴趣高涨时去学习。
这时候拿个识字卡片,自然会让学习变得很枯燥。我们给孩子拿本简单的童书,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,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,也在不断阅读新的童书时,巩固之前学过的汉字。
其实语文课本中学习汉字,也是这样的过程,一首童谣、一首古诗,然后学习几个生字。
人教社小学一年级上《语文》教材节选第二,阅读不止为积攒知识,更为培养习惯。
小学的知识总量,只占小初高知识点总量的3%,学习时间却要占一半,花费6年。很多人不明白都不明白这一点。
其实小学阶段,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、阅读习惯,找到孩子的兴趣点。
前阵子,双胞胎幼儿园请来一位3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师,她给我们这些家长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,还提出了小学建议阅读时间的参考:一、二年级的孩子建议每天阅读课外书籍半小时以上,中高年级孩子每天阅读时间建议达到1小时以上。
而6、7岁的孩子,如果幼儿园阶段完全没有过每天阅读5-15分钟的习惯培养,是完全做不到直接坐着看半小时书的。
第三,阅读是为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与闪光点。
上个月幼儿园组织亲子游,有一项活动是农场的老师带着做香草膏,需要孩子把一种膏状的物体加上蜂蜜先烧成液体状。
老师问孩子:“这个过程叫什么?大家知道吗?”
面对的是一群5、6岁的孩子,老师应该是打算自问自答,没想到我家弟弟抢答道:“溶解。”
老师再问:“我们得到新的这些水状的物体叫什么呢?”
弟弟继续回答:“溶液。”
幼儿园同来的几名老师,忍不住在旁边窃窃私语讨论了,回去车上一直问我:“你是不是给孩子报了不少课外班呀?”
我有点奇怪,说:“也没有呀,几门体育课锻炼锻炼身体的。”
老师问:“那化学知识,你家这么小都知道这么清楚,平时俩兄弟在班上,也是好多小知识总能在抢答对。”
我说:“就是他俩自己爱看看书罢了,我自己物理化学都不好,他俩喜欢。”
我理工科非常差,但我家双胞胎俩兄弟都喜欢,确实看了不少这方面书籍,我带着读了一遍我忘了,没想到他俩记住了。
这就是看书的好处,让孩子找到自信,也让家长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兴趣所在。
双胞胎兄弟在图书馆看书那这么小的孩子,认识的字有限,怎么看书呢?
岁双胞胎仅仅认识字,但1岁至今,生病、年三十都没断过阅读
我家再过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,但认识的汉字不算多,还是我这几个月强化的。听说小学一年级上学期,主要学习个汉字,我也就只刻意教了多个字。
3、4岁时,我没教过认字,因为感觉刻意教学,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。
但1岁给孩子一本绘本后,就再没停过每天晚上的亲子阅读了。
是的,孩子认识的字有限,哪怕到了小学一、二年级,不是家长强化、或者拼音已经掌握很好、或者会自己查字典的孩子,识字量也是有限的。给孩子一本书,让他自己读,一大半不认识,当然看着就索然无味了。
如果这个时候,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看,给孩子读故事,孩子自然会愿意看。
我家1岁开始看书,是为了打发孩子早上缠着我,不让我出门上班。也撕书也咬书,但后来他俩一天不听我讲故事,就不肯睡觉,哪怕生病发高烧、年三十放了鞭炮回家后,也缠着我要看半小时书才肯睡。
全民皆“羊”时,哥哥高烧,妈妈嗓子哑了,弟弟给哥哥讲故事亲子阅读开始贵在家长的坚持,从2分钟一个小故事开始,到几个故事、10分钟、20分钟,然后2个20分钟(看20分钟书建议让孩子休息会眼睛,保护视力)。
上一天班回家,晚上收拾家务、给孩子洗漱、自己洗漱完,确实很累了,还要给孩子读书,确实很难,但小学三年级之前养好学习习惯,之后10几年的读书生涯,家长和孩子都省力。
图书馆03给孩子选对书,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
小朋友开始阅读的时候,哪怕是亲子阅读,肯定也是更喜欢配了插图的绘本的。
我家哥哥读的第一本书是《神奇的魔术车》,是亲戚当时送我们的。我至今都记得这本书的故事情节,因为有一天哥哥让我读了7遍。
哥哥在看《魔术车》我家双胞胎说话晚,2岁3个月才能说爷爷、奶奶、爸爸、妈妈、水以外其他词语,但一个星期后,能说带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“又……”这样的关联词的句子。我觉得与一直坚持的阅读,还是有关系的。
后来开始找这种3、4页可以讲完一个小故事的书讲,孩子坐得住、听得下去,很适合1-3岁的孩子启蒙阅读看。
书店3-8岁的孩子,我现在比较推荐《噔噔噔》这本绘本。
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获奖作品,入选年中国好书1、2月阅读推荐书目。
先看看书的配图插画,大量互补色的运用,大杂院里随处可见的对联、石墨、门闩、水翁、石井、轱辘、栅栏,母鸡的花头巾、鸭子的瓜皮帽、大鹅的白短褂、花猪的棉布衫……所有种种,无不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传统民族特色。
我们给孩子选绘本,除了传统童话里的公主、王子故事,这种洋溢着我们自己民族色彩的故事,是不是更能给孩子带来一种民族自信与高级的审美感。
插画师王祖民老师的绘画技巧和动物造型手法相当现代,是传统与现代的一种恰如其分的融合。
故事是一场击鼓传花式的传话,莫名的声音,引起孩子无限的好奇,让他们想去一探究竟。
孩子们熟识的各种大小动物,以不同的情态纷纷出场,一场揭秘之旅,也是一次体察人情百态的发现之旅。个性鲜明的动物角色,似乎就像是孩子自己和身边的小伙伴,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共情,从中看到自己,也认识别人,并在不知不觉中引发孩子们去思考。
故事情节的展开方式很像一个传统的儿童游戏,在游戏中孩子通过耳语的方式传递一条消息,直至参与游戏的每个人都收到了这条讯息。恰到好处的幽默感和诙谐的反转情节,勾画了一个关于邻里关系、友情和沟通的故事。
很适合3-8岁的孩子看一看,家长朋友们也可以在给孩子读完故事后,问一问孩子:“故事中有没有哪个小动物很像你或者你的同学呀,它这样做好吗?”
这是一个很好和孩子复盘的故事,相信你也可以在与孩子探讨“读后感”时,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真实情况。
噔噔噔·年博洛尼亚童书奖获奖作品、入选年中国好书月度榜单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%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¥49.8购买鼓励孩子多看书,鼓励孩子学会把看过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,讲给其他小朋友听,对演讲能力越来越重视的今天,相信这都是个很好的锻炼,也是爸爸妈妈平时在家可以让孩子做的练习。
所以,别再说孩子不认识多少字,不爱看书了!选本配图精美、故事有趣的好书,带孩子一起看起来吧!从今天晚上就开始吧!千万别再等再拖时间,一眨眼孩子就长大了!
到时候再想看书,可能也挤不出时间、或者没法培养起兴趣了!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z/81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