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联母鸡下蛋,谷多谷多,只有一个,他
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,从对联的诞生之初,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,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传承,民间也极为盛行。尤其在我国古代,娱乐项目甚少,不像现在可以玩手机和上网,当时的才子在茶余饭后,总是聚上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,一起吟诗作赋对对联。对联分为很多种,大体来说有春联、门联、寿联、挽联和庙联,对联的文化已经发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而对联在清代又非常的受欢迎,自古就有唐诗宋词元曲和清联。
自古江南出才子,但是在古代的云贵偏远地区,人烟稀少,发展受限制,那里的人才也相对较少。等到了清朝,加大了对西南地区的开发,物质生活条件慢慢变得好了起来,不仅如此,云贵地区是人才辈出,历年榜上有名之人,云贵地区的举人也逐渐多了起来。这里就有一位大才子,名字叫做周渔璜,不但写得出好文章,也可以吟诗作赋,反应极其的灵敏,在对联的造诣上,在当时更是首屈一指,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。
有一天,周渔璜陪同他的老师在院中散步,忽然听得鸡舍里的母鸡连叫两声:“谷多谷多”,师傅和周渔璜于是到了近前,看见母鸡叫完之后,产下一个鸡蛋。周渔璜的老师心念一动,临时起了一个上联:“母鸡下蛋,谷多谷多,只有一个”,并问自己的爱徒周渔璜,可有下联与之相对?
周渔璜老师出的上联,在对联中叫做“像声对”,把母鸡的叫声引入对联之中,那么下联必然也要用“像声对”才算对得工整无误。这种对联其实很难对,因为里面玄机暗藏,很考验真才实学。周渔璜不慌不忙地看了一眼周围的环境,发现树上有几只小鸟正在欢快的鸣叫,声音很是悦耳动听,于是灵光一现,便有了下联。
周渔璜随后指着枝头的小鸟对道:“小鸟上树,酒醉酒醉,并无半杯”。老师听后十分的满意,捻着胡须继续问道:“林中无酒,雀子如何歌酒醉?”很明显老师在考验周渔璜的真功夫,拿周渔璜的下联做起了文章,意思是说,这树林之中没有美酒,小鸟为什么说酒醉呢?周渔璜果然是机智灵敏,反应超群,立即对答:“家里有米,母鸡因此叫谷多!”老师听到周渔璜这番作答,非常的高兴,连连的称赞:“你对得好啊,对得好!”
周渔璜后来果然不负众望,22岁那年参加乡试,考取了第一名,29岁时进仕途,被朝廷选入翰林院,要知道当时入翰林院的才子,以后是有机会做到大学士的,而大学士相当于以前的宰相,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。周渔璜为官清廉,正直不阿,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贤士。后来周渔璜奉上级命令,检阅浙江和江南两省的军队,因其操劳过度,在年(康熙五十三年)逝世于任上。
今日话题:若您是周渔璜,上联是“母鸡下蛋,谷多谷多,只有一个”,你会怎么对下句呢,欢迎在留言区写出你的才华!
请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12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