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末复习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复习题一
1、ABAB式的拟声词:卜落卜落、哗啦哗啦、叮咚叮咚、呼哧呼哧、滴答滴答、呼噜呼噜。
2、《乡下人家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,作者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,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、自然、和谐的生活,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。
3、我知道的绿还有:荧光绿、草绿、青绿、黄绿、葱绿。
4、读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,我们可以①联系上下文,②结合生活经验,③查找资料,④请教别人等。
5、A.诗歌往往读起来朗朗上口、悦耳动听、很有节奏感。B、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,蕴含着丰富的想象,语言表达很独特。C、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。
6、范仲(zhong4声)淹、倒(dao3声)翻、膝(xi1声)盖、着(zhuo2声)陆、暖和(huo轻声)
7、《绿》的作者是艾青,他写《绿》是因为“绿”是生命的颜色,是生命的象征。诗人不仅是描写绿色的春天,他更想歌颂心中绿色的希望和一个充满绿色的时代。
8、“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”与课文中“我一向讨厌母鸡”这句话相照应。这样写的好处是前后对比、先抑后扬、明贬实褒,写出了母鸡当母亲之后的性格特点,强烈池表达了我对母鸡的喜爱之情。
9、ABAC的词:大模大样、大摇大摆、大智大勇、大人大量、大手大脚。
10、反语:就是正话反说,似贬实褒。好处:运用反语可以使情感表达得更加鲜明,语言也更加幽默风趣。
11、《白鹅》的作者是丰子恺。作者抓住白鹅高傲的特征,运用对比的写法从叫声,步态、吃相这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。
12、潇洒、光辉、澎湃、汹涌、曝晒、藤萝、唾沫、朦胧、命运、花穗、老鹰、觅食、炊烟袅袅、慰藉、街道、山清水秀、清澈、绿草如茵、茅檐、卜算子、浣溪沙、莲蓬、卧室、颐和园、倒翻、青山绿水。
13、《记金华的双龙洞》的作者是叶圣陶,作者游览的地点是:浙江金华的双龙洞,游览的顺序依次是:路上、洞口、外洞、孔隙、内洞、出洞。这篇文章有2条线索:①作者行程的变化,②泉水流经的路线。
14、《海上日出》的作者是巴金,是一篇散文,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,作者依次描写了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,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真爱之情。
15、《白鹅》是著名漫画大师、散文家丰子恺的作品。文章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,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、欣赏之情。
16、《囊莹夜读》告诉我们:①我们应该努力学习,广泛涉猎各种知识。②我们要懂得利用周边的事物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。
17、《七月的天山》主要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的一路所见。课文按照由高到低,由远到近的顺序记叙。
18、冒号的作用是①表示提起下文,②表示总结上文,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,④引出下文的分说。
19、《小英雄雨来》文中的拟声词:嗡嗡嗡嗡、哗啦哗啦、吧嗒吧嗒、咕咚咕咚、呜哩哇啦、嘟嘟囔囔、叽叽咕咕、嗷嗷、咔啦、哐啷、嗖嗖、呜呜、哗哗吱扭。
20、《海上日出》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,分别从颜色、亮光、位置变化等不同方面展现了日出时的景象。
更多精彩,请点头像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1627.html